Skip to main content
 主页 > 维权投稿 >

【防骗】老人深陷收藏品诈骗陷阱,几年被骗几十万依旧执迷不悟

2021-11-17 11:23 浏览:

一方在卖保藏品,另一方冒充要高价收买,功效以各类来由来不了。


这是常见的一种保藏品骗财骗行为。

克日,有网友跟李旭反传销团队反馈,其家人就陷入了这种保藏品骗局。

 

来自福建的老王,无意间在接到一位自称是某保藏品公司的业务人员的电话,对方称公司有一些文玩字画,可以投资也可以赚钱。该业务人员先容他们公司有许多名家字画、玉器和镌刻品。此刻有时机可以低价购入,再由公司辅佐拍卖高价的方法帮他赚钱,尚有拍卖行充傍边介。老王听信业务人员的话,买了两样藏品,不多久有一位买家暗示有乐趣跟老王接洽上的。


 

合法老王欢欣时,买家却说需要老王再去找另一种保藏品,才可以一起收购。

 

老王没有多踌躇,在该公司的网站上找到了这款保藏品,然而等他购置下来之后,买方依旧以各类来由拒绝收买。

 

老王的家人意识到这是个骗局,多次劝说老王,,也曾将他带到拍卖行,奉告所购置的保藏品都是赝品,老王却依旧执迷不悟。


据老王的家人透露,今朝老王投资应该不少于50万元。

 

这是一种典范的保藏品骗财骗行为,保藏品骗财骗的被骗者大都都是暮年人,非法分子就是抓住了暮年人喜欢保藏对象,但又对这方面的常识不相识,不会分辨真伪,就以“高价接纳”作为诱饵来吸引暮年人举办购置。

 

为了促成暮年人最终付款,骗子还会布置专人饰演“托儿”的脚色,在此骗局中大城市理睬“回购保本+条约保障”。凡是环境下,有了溢价回购的理睬和条约保障,许多暮年人最终同意付款。付款之后接纳的人早就不见踪影了,高价买下的“假保藏品”也只能砸在本身手里。

 

其实,李旭反传销团队在网上查找发明,此类骗财骗案件还长短常多的。

 

克日,南京警方破获一起保藏品骗财骗案。受害者马密斯跟老王的经验险些一样。

 

据相关媒体报道,本年8月,南京市民马密斯来到宁海路派出所报警,称本身被人以投资保藏品为由骗走了140多万。接警后,宁海路派出所当即展开观测。克日,两名犯法嫌疑人被刑事拘留。

马密斯汇报民警平时她很喜欢文玩字画,去年8月一家位于南京的保藏品公司主动接洽她,汇报马密斯公司里有一些文玩字画,邀请她前往。马密斯到该公司后,一名姓林的参谋向她先容自家公司有许多名家字画、玉器和镌刻品。此刻有时机可以低价购入,再由公司辅佐拍卖高价的方法帮她赚钱。马密斯听信了林某的话,共转给林某140多万,购置了包罗字画玉器在内的8件藏品。

 


但是一年多已往了,保藏品公司一直没有辅佐马密斯卖掉这些保藏品,并且还编造了各类来由推脱。马密斯越想越差池劲,抉择拿着这些藏品前往宁海路派出所报警求助。


办案民警将马密斯购置的藏品举办了专业判断,最终发明这些字画玉器的代价加起来只有不到2万元。颠末进一法式查走访,民警发明涉案保藏品公司其实是一家“皮包公司”,没有本领和资质销售这些藏品,整个公司由林某和刘某两人构成。2021年10月16日,民警将林某抓获,10月29日再将另一名嫌疑人刘某抓获归案。

经审讯林某和刘某对本身的犯法行为招供不讳。两人交接了从网络上购置一些非名家的字画藏品,再将其包装成名家字画拐骗马密斯以100多倍的价值购置。骗得马密斯140多万元后,两人将其浪费一空。

 

今朝,刘某和林某因涉嫌骗财骗罪,已经被鼓楼警方依法刑事拘留,此案正在进一步审理之中。

 

另外,克日北京三中院披露的案件显示,一些保藏品公司里所谓的“鉴宝专家”、“拍卖会”上几回举牌的竞拍买家,竟然全是“托儿”“群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