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ip to main content
 主页 > 维权投稿 >

“首月仅1元”“免费送保障”……小心!这些互联网保险告白都是套路

2021-10-04 11:03 浏览:

“首月1元” “免费送保障”,部门保险机构在通过告白引流开展互联网保险销售业务进程中,存在太过营销、诱导消费等问题;
且往往与共享单车、充电宝等消费场景细密团结,加之一些消费者对保险相识不充实,这一告白引流转化的模式极易发生误解,激发消费投诉纠纷。9月30日,北京银保监局提示宽大消费者:免费保障有套路,理性消费多鉴戒。

套路一

首月1元指南

“首月仅1元”。留意,千万别被这些所谓的“优惠”蒙蔽,首月1元不便是月月1元,许多环境下实际上是将首月应交的其余保费均派到剩余的保费中收取。

套路二

免费送保障

一些互联网销售平台设有“免费领取”页面,以“免费”为噱头,用“再不领就没了,真的不要钱”“仅限当日免费领取,领完为止”等宣传语吸引消费者,实则诱导消费者购置收费的保险产物。

套路三

手机抽奖

一些互联网销售平台配置“手机抽奖”界面,消费者一旦点击进去,页面通过多次跳转,最后呈现收费的保险产物购置界面。而颠末多次跳转,消费者很容易忽略页面实际信息,在不知不觉中购置了保险产物。

叫停存在太过营销、

诱导消费问题的营销行为


近两年,关于互联网保险平台销售方法的投诉主要有以下几种环境:突出宣传“零首付”“低首付”;诱导消费者购置保险;宣称“免费领取”;炒作产物“限售、限时、限量”等方法诱导消费者购置保险;网上投保页面配置不类型、不科学,诱导消费者勾选“自动续费”……


凭据银保监会下发的《关于开展互联网保险乱象专项整治事情的通知》,在销售问题上,,“零首付”“低首付”“首月仅为X元”“免费赠送”“免费领取”“限售、限时、限量”“剩余X份”“红包津贴”等被划上红线。


针对上述问题,北京银保监局印发《关于专项整治北京地域互联网保险营销宣传有关问题的通知》,全面叫停保险公司、保险专业中介机构在京宣布存在太过营销、诱导消费问题的营销宣传告白。


消费者如何避开套路


作为消费者,在通过互联网渠道购置保险的进程中,该如何避开这些套路呢?


一是不贪小利。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免费”大概是商家为了吸引流量,或是为了获取大量消费者数据而利用的营销手段,不要因小失大,落入虚假宣传的圈套。


二是看清产物费率。理性对待“首月1元”等宣传语,首月保费是1元,实际上后续会有更多的保费投入,在购置保险产物前必然看清产物费率,相识每个年数段,每个月需要缴纳几多保费,在相识且接管的基本之上,再有针对性地举办投保。


三是务必树立理性消费理念。仔细、全面相识保险产物信息,在畅享互联网技能带来的消费便利同时,隆重点击、确认相关内容,理性投保,切实维护好自身正当权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