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后、00后是网络用户的主力军,因社会经验有限,对电信网络骗财骗防御意识不敷,成为受骗概率最高的群体。正在念书或刚步入社会的年青人(20岁-24岁)因经济本领有限,成为付出返利、免费送、低价利诱、雇用兼职等骗术的主要实施工具;有必然事情履历的年青人(25岁-30岁),在色情、网络结交、金融信用方面遭遇骗财骗比例较高。
TOP1:贷款骗财骗
此类案件发案量占比23.65%,同比上升77.20%,总损失金额同比上升115.19%。21-30岁年数段(青年)被哄人数最多,占比45.19%。71.30%的被骗者为男性。
典范案例
7月22日,陈某某接到一个电话,对方称可以贷款并让其加QQ。加了对方QQ后,陈某某收到对方发来的一个贷款条约。对方让其付2000元,并称24小时会退还。陈某某通过微信转给对方2000元。之后,对方又以其他款式让陈某某汇钱,陈某某这才觉察受骗。
警方提醒
需要申请贷款,到正规贷款机构申办是独一正确的选择。切勿轻信种种电话、短信、QQ、微信等形式的贷款告白。
TOP2:假充客服类骗财骗
此类案件发案量占比12.77%,同比上升7.39%,总损失金额同比上升36.76%。21-30岁年数段(青年)被哄人数最多,占比51.69%。63.25%的被骗者为女性。
典范案例
6月27日,张某某接到一自称是蘑菇街客服的电话。对方称,张某某购置的一件衣服染色剂超标需退回,张某某按对方要求添加了对方提供的微信,扫描对方发来的二维码,并输入对方提供的“激活码”7699.88。随后,张某某手机收到了一条7699.88元的扣费信息。对方暗示,钱会顿时退回,并让张某某继承输入“激活码”,张某某再次扫描对方提供的二维码,并输入对方提供的“激活码”1188.66。随后,张某某手机再次收到了一条扣费信息,金额为1188.66元。后张某某让对方将钱退还,发明微信已被对方删除。
警方提醒
假如收到网购客服的电话或短信,一旦提到需要提供小我私家书息及银行卡等,须审慎看待。不要等闲点击对方发来的链接或拨打其提供的电话号码,更不要凭据对方的提示举办银行卡的相关操纵。
TOP3:刷单骗财骗
此类案件发案量占比12.24%,同比上升22.56%,总损失金额同比上升57.84%。21-30岁年数段(青年)被哄人数最多,占比60.14%。69.89%的被骗者为女性。
典范案例
5月19日,余某在一微信刷单群中看到刷单动静,信觉得真,通过微信接洽对方,并按对方要求通过京东购置一面值为500元的京东e卡,并把获得的京东e卡卡号及暗码截图发给对方。后余某要求对方返现,没获得对方回应,遂发明受骗。
警方提醒
网络刷单自己就是违规行为,受骗后自身权益很难获得保障。选择兼职要通过正规网站和途径查找,对求职单元要多方核实,同时不要随便透露小我私家书息。
TOP4:购物骗财骗
此类案件发案量占比9.84%,同比上升2.27%,总损失金额同比上升23.46%。21-30岁年数段(青年)被哄人数最多,占比49.55%。60%的被骗者为女性。
典范案例
8月13日,黄某某在微信上与“卖家”接洽,“卖家”称可提供便宜手机。黄某某将1200元现金转给对方,对方随后消失。
警方提醒
在网上购置商品时,不要随意扫描生疏人发来的二维码,也不要等闲透露本身的任何信息。
TOP5:假充亲友骗财骗
此类案件发案量占比8.13%,同比上升13.47%,总损失金额同比上升6.49%。31-45岁年数段(中青年)被哄人数最多。
典范案例
12月13日,余某看到“女儿”发来的QQ信息,称需要报几门课程,余某信觉得真,将29200元分两次汇到“女儿”提供的银行账户上。“女儿”又称还要报几门课程,余某觉察差池,电话接洽女儿,方知上当被骗。
警方提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