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十大营养热词
2023年12月9日,在第一届国民营养素养大会上,发布了“2023年度十大营养热词”,小U带大家一起划重点,深入了解与健康息息相关的这些热词。
今年7月14日,阿斯巴甜致癌的新闻冲上了热搜。世界卫生组织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阿斯巴甜列为可能对人类致癌物质(2B类)。
那,阿斯巴甜到底有没有危害?还能不能继续使用呢?
阿斯巴甜为何广泛被使用
因为它满足了人类“既要甜又要能量低”的需求,甜度是蔗糖的200倍,但能量却是其1/200,可以在感受甜度的同时几乎无热量摄入 [1]。
正因为如此,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被广泛添加到饮料、口香糖、酸奶、冰淇淋、牙膏、维生素咀嚼片、止咳药水等食物、保健品、药物中。
致癌物质(2B类)一定致癌吗
决定是否致癌,需要看两个因素。
第一要看“致癌能力”,能力是1类>2A>2B>3类,其中2B是对人类可能致癌但缺乏充分科学证据[2]。
举例子,融易新媒体消息,我们熟知的红肉(猪肉、牛肉、羊肉等),65度以上的热饮属于2A,致癌级别要高于阿斯巴甜。和阿斯巴甜在一个级别的还有蕨菜(含有原蕨苷的成分)、泡菜(腌制蔬菜)和手机辐射(电磁辐射)等。
吃多少可以产生致癌性
这就谈到是否致癌的第二个条件,即暴露水平,简单的说“离开剂量谈致癌就是耍流氓”!
这也是为什么WHO和FAO的食品添加剂联合专家委员会(JECFA)也同步发布了最新的评估报告,重申在日常用量内阿斯巴甜是安全的,每日容许摄入量为每公斤体重0~40mg,可在这个每日限量内放心食用[3]。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人50公斤,每天摄入阿斯巴甜不能超过2000mg。不同饮料含有的阿斯巴甜不一样,一般不超过200mg,也就是说每天喝10瓶之内是安全的。
同时,国家食品安全风险评估中心也开展了我国居民的阿斯巴甜摄入风险评估,结果显示我国与全球多个国家和地区人群的摄入量接近,均远低于目前国际普遍采用的每日允许摄入量,按照我国现行标准规范使用,可以保障安全,与JECEA评估结论一致。同时提出将通过最严谨的标准和最严格的监管,确保食品安全的底线[4]。
平时要怎样对待阿斯巴甜?
阿斯巴甜的学名是天门冬酰苯丙胺酸甲酯,在体内分解为天冬氨酸、苯丙氨酸和甲酯,其中前两个是氨基酸,即蛋白质的组成成分;后者甲酯是对其安全性争议较大的部分,但含量极低,代谢快,可被人体快速吸收[1]。
其实,2.8 mg/dl的阿斯巴甜,只需要一点点就可以让人感觉到甜味[1],大家不用担心企业过量添加,毕竟加多了真的会齁得发苦。目前全球有 90 多个国家和地区都允许使用阿斯巴甜,包括美国、欧盟、澳新、英国、日韩等,所以该吃还是可以吃。
但是,健康还需要科学饮食,凡事不过量,不要过度依赖代糖饮料,减少对甜味的过度嗜好。
参考资料
1.阿斯巴甜的毒性及其合成影响因素的研究进展[J].沈阳医学院学报,2018
2.https://monographs.iarc.who.int/agents-classified-by-the-iarc/
3.https://www.who.int/news/item/14-07-2023-aspartame-hazard-and-risk-assessment-results-released
4.https://www.cfsa.net.cn/Article/News.aspx?id=92275674C4426515F128571460945F8690E6242D2A95B79C
【特别声明:部分文字及图片来源于网络,仅供学习和交流使用,不具有任何商业用途,其目的在于传递更多的信息,并不代表本平台赞同其观点。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涉版权或来源标注有误,请及时和我们取得联系,我们将迅速处理,谢谢!】